发布日期:2024-07-05 15:13

近日,名古屋大学工学研究科使用我公司提供的液晶材料CF756(别名:LC756  CAS:223572-88-1)与液晶单体RM257(CAS:174063-87-7 )混合合成了具有圆偏振荧光(CPL)的单分散FCLC颗粒取得新研发成果。

 https://nagoya.repo.nii.ac.jp/records/2007902

https://nagoya.repo.nii.ac.jp/record/2010131/files/k14902_thesis.pdf

在这项研究中通过将液晶单体 (RM257) 与6 wt%的手性剂 (LC756) 混合,并使用喷涂法将该混合物涂覆在基板上,然后在紫外光下进行聚合,制备具有结构色的胆甾相液晶层。随后,使用热敏打印机将所需图案打印在透明的PVC膜上。这层PVC膜覆盖在形成的结构色涂层上。完成这一步之后,通过使用模板均匀地将FCLC颗粒喷涂到PVC膜的表面。最后为了增加耐久性并提供保护,在标签表面涂覆PDMS并使其固化。这样PDMS 层不仅能提供保护,还能增强标签的整体稳定性和耐用性。

 

该研究团队使用分散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圆偏振荧光(CPL)的单分散FCLC颗粒。引入了一种氰基取代的荧光分子FD,以增强其在液晶单体RM23中的溶解性,从而能够通过调节FD浓度来调控FCLC颗粒的CPL特性,影响颜色和荧光强度。该团队通过调整溶剂比例,生产了不同尺寸的FCLC颗粒,发现随着颗粒尺寸的增加,CPL强度和荧光手性异质体比(glum)也随之增加。改变手性掺杂剂iCD的含量导致颗粒内分子间力的减弱,引起从无序结构到双极结构再到径向结构的转变。液晶从双极结构到径向排列的过渡导致液晶高度有序排列,最大化CPL强度。液晶相从共轭向胆甾相,再到螺旋胆甾相(TGB相)的过渡是实现CPL手性反转的关键,这一过程由iCD浓度控制。此外,该研究还探讨了FCLC颗粒在双重光学防伪应用中的潜力,开发了一种在自然光下隐藏信息,在左旋圆偏振光和紫外光下揭示加密信息的新系统。这种双重防伪系统有望用于保护高价值物品和敏感文件。

 

总的来说我公司提供的CF756(CAS:223572-88-1)在这项研究推进了该科研团队对液晶材料光学特性的理解,并为创新光电设备和防伪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。

上一篇:湖南嘉航东京分公司再度亮相CPHI Japan 2024
下一篇:清华大学使用我司液晶材料取得重要科研成果